铝厂在生产铝轨型材时,发现这种工艺对铝轨的导电性能有一
钢铝复合导电轨由铝轨体和不锈钢带组成。铝合金轨体刷面复合不锈钢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导电性好,电流容量大,比重小,安装方便,耐腐蚀,耐磨性好,使用寿命长。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供电中。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铝轨体的刷面复合有不锈钢带,两者之间的复合界面为无间隙组合,结构合理,工艺性能好,导
铝轨体采用6101B-T6.6101B合金AIMgSi热处理强化合金,导电性能优异,在国内属于中等强度。利用这种情况要求这种合金的硬度必须控制在一个企业中一个国家的中等强度范围内,延伸率必须能够满足技术标准的发展要求。管理生产是困难的。因此,我们需要对生产加工工艺进行分析研究,重点研究影响材料结构强度、硬度、延伸率、导电率的因素,如化学成分、挤压速度、人工时效制度等,生产出合格的产品[1]。
一个技术要求:
导电轨采用6101b合金。热处理状态是t6状态。
2性能要求:抗拉强度215 MPa,屈服强度168 MPa,延伸率6%,电导率IAC 55%。
3型材表面质量管理要求:不能有裂纹、分层、腐蚀、氧化夹杂、气泡、起皮、机械结构损伤,边缘要平齐无毛刺。
二生产工艺的确定
1熔铸工艺的确定[X] Si是合金的主要强化元素。设计合金成分时,应保证mg-si的平衡含量(mg: si=1.73)。为了提高产品的最终性能,成分应设计成含有少量过量的si。使镁硅比控制在1.3-1.4之间。
1.12 mn:在合金中加入较少的mn,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AlFeSi组织的有害影响,提高强度、耐蚀性、冲击韧性和弯曲性能,减少产品的挤压。然而,高锰含量会对导电性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严格控制6101B合金中的锰含量。
1.1.3 ti:可以减少铸锭的柱状晶组织,细化产品晶粒,提高合金的工艺性能,但钛会降低合金的电导率。因此,在圆锭晶粒度不超过两个等级的情况下,其成分设计和元素含量